室外健身器材生产厂家——康之道厂家 **肯定是品牌性,一个**的户外健身器材品牌能让自己的俱乐部提升档次或是吸引更多的会员,同时品牌就是对质量和服务的一重关键**,**品牌对自己品牌的无形价值是非常在意的,会去尽量维护品牌,维护客户利益。而小厂家则不会在乎这一点; *二是户外健身器材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一款设计不合理的户外健身器材会让教练和会员都感到无奈和厌烦,而一款设计合理,运动原理科学的户外健身器材则会让教练和会员都兴致勃勃,充满能量。而且户外健身器材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和户外健身器材的故障率是息息相关的; *三是户外健身器材的做工精细度、人性化程度和舒适性,这些细节方面是凸显户外健身器材档次的重要保证。比如户外健身器材的折弯技术、焊接技术、组装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和所采用易损件的质量(钢丝绳、滑轮、坐垫、单车脚踏、跑步机跑带等),都和成品户外健身器材的质量和档次紧密关联。举两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比方说户外健身器材的焊口,户外健身器材手自动焊接和人工焊接的差距就很明显。机器手焊接的更加均匀整齐,而且不用人工打磨。而人工焊接的就比较粗糙——有的没有经过打磨,可以跟明显的看出焊接的不均匀。有的为了美观进行了打磨,则会损伤户外健身器材的安全性和耐久度。再比如户外健身器材的表面处理,除锈工艺是酸洗磷化还是喷砂除锈,酸洗磷化不环保,而且除锈不彻底,以后户外健身器材就容易生锈。而喷砂除锈也有工艺高低问题,工艺不好的喷砂除锈会在户外健身器材表面留下比较明显的砂眼,影响美观。除锈之后的喷涂工艺也很关键,户外健身器材表面是否有光亮度和釉质感主要是看户外健身器材的喷涂工艺,高压静电喷涂是比较先进的工艺,国际**的户外健身器材生产商大部分都是采用这个工艺进行表面处理。 *四是要看户外健身器材的耐久度,这需要投资者对已经使用此品牌的俱乐部进行走访,观察下此品牌户外健身器材在使用三年或五年后的实际情况,并可对此品牌的售后服务情况进行咨询。一、室外健身器材的地面安装及其埋入地下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较大的地面框架式底座的器材除外): 1、埋入地下的器材立柱,应可靠地固接横向支承或支承盘; 2、安装器材的土质,在距地表800 mm深度以内应为紧固系数不小于0.7的Ⅱ类普硬土及其以上的非疏松性和非沙壤土类的地质结构;否则,应将该土质等效处理后,方可安装器材; 注:紧固系数不小于0.7的Ⅱ类普硬土可以用铁锹用力开挖并少数用镐开挖的困难程度来确定。需要用铁锹用力开挖并少数用镐开挖的土质,可视为紧固系数不小于0.7的Ⅱ类普硬土 3、器材立柱埋入地下的深度:当器材地面以上的高度2000 mm时,应不小于500 mm;器材地面以上的高度1000 mm且2000 mm时,应不小于400 mm;器材地面以上的高度1000 mm时,应不小于300 mm;器材立柱底部以下应有不小于100mm厚度的混凝土支承层; 4、安装室外健身器材各支承立柱混凝土地基坑的水平尺寸,应不小于,且不应将混凝土地基处置为上大下小的形状; 5、浇注室外健身器材地基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C20,且在地基没有完全凝固前,应有专人监护; 6、室外健身器材安装后,各支承立柱和主体应保证与安装地面垂直,垂直度公差应不大于1/100; 7、距室外健身器材地基外部边缘0.5 m范围的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例如:混凝土硬化、夯实土质后的砖石铺砌等;器材地基及其周围的硬化表面不应**安装器材周围的地面。 二、安装室外健身器材的场地及周围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健身器材距架空高低压电线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 m;5 m; 3、夜间需使用器材的场所,在器材边缘2 m的范围内,光照度应不小于15 lx; 4、室外健身器材应远离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物品,场地健身应符合国家有关各项安全方面的规定。 三、单杠、双杠、天梯、秋千等上下运动弹跳或可能从空中运动跌落的室外健身器材,其运动地面应为松软或富有弹性缓冲的地面,例如:沙土层、橡胶地板等。若为橡胶地板时,其地板的结构厚度应不小于25 mm;若为沙坑时,沙层厚度应不小于200 mm,且沙坑周边应有适当高度的凸台围护,凸台的棱边、尖角处应设置为半径不小于10 mm的圆角。 四、运动站与运动站人体运动范围的边缘距离应不小于1 m。 五、室外健身器材的设计与安装,应确保稳固、可靠和垂直,不应有基础部件和支承部件的松动和晃动现象 。